Q:为什么陶瓷厚度变薄,但静电容量却增加了?

A:1. 电容器变薄但静电容量却反而增加的理由

根据数学表达式C=ε×S/d,增大电容器静电容量的方法有如下3种:

①增大ε(介电常数)
②增大S (电极面积)
③减小d (电介质厚度)

关于此处的①②,很容易形象直观地进行想象,但是关于③却相反,总觉得厚的电介质能够积聚很多的电荷,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因为电荷是积聚在两个电极上的,而不是积聚在电介质中。
首先,我将在使大家了解上述要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导出计算公式进行说明。以下,我将罗列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敬请谅解。

2. 推导C=ε×S/d

图1 平板电容器

如图1所示,在电极之间的空间两端加上电压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V/m],电压为V[V],电极间距离为d[m],并得出式(1)。

E=V/d  [V/m] ・・・(1)

虽然该电场是因来自电源的电荷而产生的,但是如果通过电力线来描述该电场,根据高斯定理,Q/ε[根]的电力线从+Q[C]的电荷处出发,那么在图1中,Q/ε[根]的电力线从电极A出发,然后到达电极B。
因为电力线密度与电场强度是相同的,所以如果将电极的面积设为S[m2],那么数学表达式(2)的关系成立。

V/d=(Q/ε)/S ・・・(2)

如果对从电源进入的电荷Q进行整理,那么得出数学表达式(3)。

Q=ε×SV/d [C] ・・・(3)

通过数学表达式(3)可以看出,因为电荷Q与外加电压是成正比的,所以电容器的性能通过单位外加电压所积聚的电荷量进行体现比较好,如果将静电容量设为C[F],那么以下数学表达式成立。

C=Q/V  [C/V=F]  ・・・(4)

因为从这个数学表达式可以看出静电容量C和电荷Q是成正比的,所以对于增大静电容量来说,图1的电极A和B所积聚的电荷Q越大越好。
那么,该如何增大电荷Q呢?
通过数学表达式(3),可以看出电荷Q与电极间距离d是成反比的。
也就是说,电极间距离越小,电荷Q就越大。

简单对以上的内容进行归纳,即电极间距离d越小,电极A和B所积聚的电荷Q就越大,因为增大了积聚的电荷Q,所以静电容量C也就变大。这样理解的话,我想大家是否就有稍许的直观感受了。

通过数学表达式(3)和(4),可以推导出类似的表达式(5)。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表达式得出结论:电极间距离d越小,静电容量C就越大。
那么即可得出下面的结论。

C=ε×S/d  [F]  ・・・(5)

返回村田专区

常见问答

猜你喜欢

■ 高介电常数型(X5R/B、X7R/R特性等)与温度补偿型(CH、C0G特性等)的特征和用途有哪些区别?

将电容器串联连接使用,是否存在问题?

为什么陶瓷厚度变薄,但静电容量却增加了?

手工焊接独石陶瓷电容器是否会产生问题?此外,手工焊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 有哪些故障模式?发生故障时,是开路模式还是短路模式?

■ 为了提高电源效率,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功率电感?

■ 有没有静噪基础教程?

■ EMI滤波器是什么?

■ 噪声滤波器的原理是什么?

■ 在有浪涌电流通过的电路中是否可以使用铁氧体磁珠?

■ SimSurfing的静电容量频率特性与标称静电容量不同,这是为何?

■ 在设计振荡电路的布线图案上有什么注意点吗?

■  怎样布局能使片状多层陶瓷电容器不产生破裂?

■ 请解释造成异常振荡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 请解释除了寄生振荡的其他异常振荡现象,并给出检查方法

■ 对陶瓷电容器施加直流电压时静电容量是否会发生变化?此外,对于静电容量变化有哪些注意事项?

■ 请告知使用金属端子型电容器时的注意事项。

■ 陶瓷电容器的静电容量会不会随时间而变化?此外,对于随时间变化有哪些注意事项?

■ 请解释一下电容器的电压加速和温度加速

■ 请告知陶瓷电容器电气特性比较功能的使用方法

■ 有无推算电容器寿命的方法?

■ 如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倾斜?

■ 加速度传感器与倾斜传感器有何区别?

■ 变电容器控制电压的输入阻抗

■ 如何从电磁蜂鸣器置换为压电扩音器(他励型)?

■ 什么是AMR传感器(磁性开关)内部间歇动作?

■ 压电扩音器、压电振动板(他励型)的驱动电路范例

■ 请解释陶瓷谐振器(CERALOCK)经常产生异常振荡情况的集成电路,并给出原因

■ 请告知高频电感器的选择方法

■ AMR传感器和磁簧开关有什么区别?

■ 对陶瓷电容器施加直流电压时静电容量为何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