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居然藏了这么多嵌入式芯片

首页-达尔闻    全部    TI居然藏了这么多嵌入式芯片

标题:TI居然藏了这么多嵌入式芯片

 

1970年代,TI发布第一颗商用微控制芯片-TMS-1000自此嵌入式发展之路正式开启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

确定是那个模拟大佬TI发布的

是的。放眼整个70年代,你们熟知的很多知名半导体大厂都还未“出生”呢。

 

如今40年过去了,嵌入式系统发展迅猛,嵌入式芯片的发展是百花齐放今天我们就来盘点“爷爷辈”的TI都有哪些嵌入式芯片吧——

 

上面的视频中,我们是以时间发展顺序,为大家一一罗列了TI的嵌入式产品,是否有你熟悉的呢?

 

接下来,我们从产品分类的角度更多维度的解读TI的嵌入式产品。每个芯片都标注应用案例,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查看。

 

 

嵌入式微控制器(MCU

嵌入式微控制器就是常说的单片机,是嵌入式的第一个产品形式,是嵌入式家族的“老大”,出生的最早,同时也是“老小”,因为功能最简单。

 

单片机内部集成 RAM、定时/计数器、I/O、ADC、DAC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在大部分控制应用中,单片机都可以轻松完成任务。

 

根据集成的内核、功能等不同,MCU种类丰富,有成千上万种可供选择。目前,MCU占嵌入式系统的市场份额最大。

 

TI的MCU可以分为大类:MSP430系列、基于ARM内核系列、C2000实时微控制器

 

Ø                      MSP430系列MCU

关键字:16位低功耗

应用场景:低功耗及超低功耗场合

 

纵观TI的单片机发展历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TI内部,还是在市场中,MSP430都是独树一帜的,也是最早一批提出低功耗的单片机。

 

MSP430超低功耗,主要在于降低芯片的电源电压及灵活而可控的运行时钟。在低功耗使用时,MSP430可以提供多种状态,满足不同的功耗要求。功耗从高到低可以分为:AM(耗电最大)、LPM0、LPM1、LPM2、LPM3 、LPM4(耗电最小)。

 

低功耗的优异表现,再加上混合信号处理能力,MSP430在工业测量、传感的应用中用的比较多,可以使用电池供电。

 

Ø                      基于ARM内核的MCU

随着技术以及市场应用的需求的发展当然也是利用ARM丰富的生态,TI推出了几个基于ARM内核的MCU

1MSPM0系列:

关键字:多样、易用

应用场景:通用、工业、汽车

 

基于Arm Cortex-M0+的MCU你一定不陌生,TI在2023推出MSPM0就很有意思了。在基本饱和的市场中,还能够推出这个系列的产品,只能说MSPM0是有点子东西的,首先继承MSP430的低功耗特质,然后再有TI强大的模拟加持:

-       零漂零交叉斩波可变增益运算放大器(OPA)

-       4Msps 12位同步采样模数转换器(ADC)

-       1Msps 12位数模转换器(DAC)

-       8 位基准 DAC 的高速比较器 (COMP)

-       ADC、OPA、COMP和DAC可编程模拟连接

-       CANFD、CRC16/32、真随机数 发生器TRNG、128/256位AES加密

 

主频从32MHz到80MHz,100 余种产品,涵盖不同的封装、引脚数、温度范围及模拟、通信等外设,同时保持同封装产品的引脚兼容,这样就可以涵盖从消费电子,到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超多应用。

 

2TM4C12x 系列

关键字:通信接口丰富

应用场景:工业连接

 

大家对这个系列可能有点陌生,因为它真的专用。TM4C12x系列基于ARM Cortex M4F内核,集成控制器局域网、USB 和以太网等外设,主打一个安全可靠的高速连接。在工业应用的连接中,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3AM2x系列:

关键字:高性能

应用场景:工业通信、实时控制、信号处理、边缘AI计算

 

AM2x系列就一个字“强”。TIMCU与MPU结合,研发出集性能、控制、通信于一体的基于Arm Cortex -R5F内核的AM2x系列。主频最低400MHz,最高800MHz,而且基本都是多核产品。

 

目前,已有的产品基本都可以“看住”一块应用:打工业通信和网络的是AM243x;用于实时控制的是AM263x;而AM2732则可以用在信号处理和边缘AI计算中。

 

Ø                      C2000实时微控制器

实时控制哪家强?说TI,没人反驳吧。

说C2000是TI的常青树,应该也没人反驳。

 

1997年,第一个针对电机控制的16位专用芯片F24x DSP问世,直接奠定了C2000在数字电机控制中的地位。,C2000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让实时控制更加丝滑。

 

26年时间,C2000诞生了很多经典好用的芯片,比如:TMS320F2812F28034、F28335,当然还不断地有新成员加入比如TMS320F28P65x

 

TMS320F28335

关键字:经济实用

应用场合:实时控制应用

与以往定点DSP相比,F28335的优点太多了,采用高性能 32 位 CPU (TMS320C28x)内核,主频高达150MHz,实时性可以进行浮点运算,控制精度更高,特别适合有严格要求的控制应用,是高度集成的高性能解决方案二之选。

 

C2000太受工程师们喜欢了,在与工程师的沟通中,他们随口都能说出一个C2000型号。但由于篇幅有限,关于C2000的产品信息,大家可以到TI官网查看

 

基于Arm处理器

随着应用需求的日益复杂,还有新的技术挑战,高性能的处理器是少不了的。在2011年,TI发布了首颗ARM Cortex-A8 架构的处理器,打开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大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嵌入式处理器家族也是十分庞大

 

img1

 

相较于MSP430、C2000系列,TI的嵌入式处理器知名度虽然没他们高,但随便拉出一个都可以独当一面。看看下面这两个就知道答案了:

 

1AM62x系列:

关键字:低成本、高性能

应用场合:人机交互HMI

 

人机交互不单是一个交互界面,更多的可能是:在嘈杂的工厂环境中,工人仅通过一个手势即可操作控制面板;手术室里医护人员通过声音与患者监护系统交互;开车时,通过语音指令,完成驾驶操作。

 

这不仅仅需要一个性能高的处理器,还要求它有边缘AI计算的能力。2022年推出的AM62x系列,正是为了助力下一代HMI而生。

 

-       基于Cortex-A53内核,主频高达1.4GHz

-       支持双屏全高清显示和多种操作系统

-       集成多个工业外设的低功耗设计

-       通过启用基于摄像头的基础图像处理和边缘 AI 功能(如检测和识别对象),可实现 HMI 的低成本分析

 

凭借强大的性能、优秀的外设资源,未来10年,AM62x也许能成为引领工业潮流的新星。

 

2)AM6xA系列

同样是Arm Cortex-A53 内核的AM62A,主打视觉处理,看看配置就知道了:多达四核 Arm Cortex-A53 微处理器子系统单核 C7x 的深度学习加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 和多个视觉辅助加速器的视觉处理加速器 (VPAC),如此优秀的内核系统,再加上多媒体显示资源:4通道D-PHY的摄像头串行接口 (CSI-2) 接收器、视频编码器/解码器和显示系统,就是为了工厂自动化、汽车、机器人等摄像头应用而生的。

 

如果说AM62A只是在视觉处理小试一下的话,那么AM68AAM69A就是视觉处理器中的大魔王了:

 

AM68AArm Cortex-A72 的独立双核集群配置算力8TOPS,可以处理1-8个摄像头应用;AM69A8个A72内核,两个四核集群配置算力更是达到32TOPS,最多可以同时处理12个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

 

智能交通、工业、机器人、汽车等,这一类的视觉应用越来越多,AM62A系列、AM68A、AM69A包场了。

 

3TDA4x系列:

关键字:八核(堆核狂魔)

应用场合:ADAS

近几年,汽车电子应用是所有电子应用为数不多仍然在“一路高歌”前进的得益于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推进。各大半导体厂商纷纷布局可以用于智能驾驶的高性能处理器,TI也不例外,TDA4x就是运用于ADAS的处理器之一。

 

ADAS能实现汽车自己“看”路,靠的是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实时数据。这些大量复杂的数据有快速有效的处理,需要处理器的高运算能力,看看TDA4x搭载的资源,就会知道有多强大:

-       多达八个 Arm® Cortex®-A72 微处理器子系统,性能高 2.0GHz

-       多达八个 Arm® Cortex®-R5F MCU,性能高达 1.0GHz

-       多达四个 C7x 浮点、矢量 DSP,性能高达 1.0GHz、320GFLOPS、1024GOPS

-       多达四个深度学习矩阵乘法加速器 (MMA),性能高 32TOPS (8b)(频率为 1.0GHz)

-       两个具有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 和多个视觉辅助加速器的视觉处理加速器 (VPAC)

-       深度和运动处理加速器 (DMPAC)

-       GPU IMG BXS-4-64,256kB 缓存,高达800MHz,50GFLOPS,4GTexels/s

上已经有多个ADAS系统选择TDA4x处理器了,也许你正在开的车上就是用的它。

 

嵌入式未来展望

如今的嵌入式产品已经有如此高的性能了,再过几年,或者再过40年,嵌入式产品又会有哪些发展呢?TI也给出了预测,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呢?

Ø                      集成更多感应功能

从某个角度来说,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其实是对数据的处理现代系统中尤为明显。比如智能驾驶中,处理器需要处理来自道路的全方位信息,并有效及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未来,嵌入式系统需求的数据更是爆发式增长的,这就要求嵌入式控制器芯片提高感应能力,并且集成更多模拟功能简化系统内部的电路,从而无需额外的元件。

 

Ø                      在每个嵌入式系统中实现人工智能

嵌入式系统数据暴增是可见的,如果还是把数据上传至本地系统之外进行处理和分析,一定程度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如果把一些数据在本地终端进行处理,就可以快速响应,做出决策。

 

高性能、高算力的处理器可以帮助嵌入式系统实现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将会成为嵌入式系统的标配。

 

Ø                      易用性助力设计更快上市

时间就是金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如此。把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同时要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背后的嵌入式系统一定要是易用开发的,同时可以为工程师提供巨大支持的。

 

关于TI的嵌入式产品一篇文章哪写得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告诉大家TI不止有MSP430,还有很多应用在不同领域的产品可供选择。如果你正在做通用控制应用,就可以尝试一下最新推出的MSPM0系列。

 

那么,MSPM0到底好不好用?我们就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接下来三个视频为大家揭秘:

n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选择MSPM0

n                      设计一个应急储能站(末日应急装置,MSPM0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n                      桌面互动机器人,使用MSPM0,会更加丝滑吗

 

这三个视频将会在达尔闻B站上线,提前关注迷路!

2023年12月21日 16:52
收藏